好文诗网_古诗文大全鉴赏

杂说四·马说

(5人评价) 4

朝代:唐朝

作者:韩愈

 

  世有伯乐,然后有千里马。千里马常有,而伯乐不常有。故虽有名马,祗辱于奴隶人之手,骈死于槽枥之间,不以千里称也。

  马之千里者,一食或尽粟一石。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。是马也,虽有千里之能,食不饱,力不足,才美不外见,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,安求其能千里也?

  策之不以其道,食之不能尽其材,鸣之而不能通其意,执策而临之,曰:“天下无马!”呜呼!其真无马邪?其真不知马也!


精彩推荐

韩愈的古诗大全

杂说四·马说译文及注释

作者:佚名 译文  世上(先)有伯乐,然后有千里马。千里马经常有,但是伯乐不常有。所以即使有名贵的马,只是辱没在仆役的手中,(跟普通的马)一同死在槽枥之间,不以千里马著称。  (日行)千里的马,吃一顿有时能吃完一石粮食。喂马的人不知道它能(日行)千里而(像普通的马一样)来喂养它。这样的马,虽然有(日行)千里的能力,但吃不饱,力气不足,才能和美德不能表现在外面。想要和普通的马一样尚且做不到,怎么能...

杂说四·马说文言现象

作者:佚名 通假字(1)才美不外见: “见”通“现”,显现、表现。(2)食之不能尽其材:“ 食”通“饲”饲养;“材” 通 “才”,才能。(3)其真无马邪: “邪”通“耶”,表示疑问,相当于“吗”。(4)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:“食”通“饲”,喂养。 古今异义例:是马也,虽有千里之能。是:古义:这样的。今义:判断词。例:安求其能千里也?安:古义:怎么。今义:安全;安定;安装。例: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。等:古义:同样。今义:等...

相关赏析

写赏析 写赏析

杂说四·马说赏析

作者:佚名   韩愈是唐代散文巨匠,同时也是对宋代作家极有影响的诗人。人们对他的“以文为诗”(把诗歌写得散文化)谈得比较多,却很少注意他那更为突出的“以诗为文”的特点。   所谓“以诗为文”,是指用具有诗的情调、韵味等特色来写散文,即是说把散文给诗化了(但这并不等于从西方引进的新文体“散文诗”)。我们说把散文诗化,或者说把散文写得很带诗意,并不限于写自然景物、抒情小品或对人物进行典型塑造和对事态...

杂说四·马说主题

作者:佚名   全文用了借物喻人的方式,把伯乐比喻为知人善任的贤君,把千里马比喻为未被发现的真正人才,阐述了封建社会中人才被埋没的原因,对统治者不识人才和摧残人才的社会现象进行了抨击。作者希望统治者能识别人才,重用人才,使他们能充分发挥才能。   思想感情(中心主旨)表达了作者怀才不遇,壮志难酬之情和对统治者埋没、摧残人才的愤懑和控诉。 ...

杂说四·马说理解评述

作者:佚名   《马说》用托物寓意的写法(伯乐比喻能识别人才的封建统治者。千里马比喻人才。食马者比喻愚妄浅薄的封建统治者)和层层深入的结构方式。先从正面提出论点:“世有伯乐,然后有千里马。”说明伯乐对千里马命运的决定性作用,从千里马和伯乐的依赖关系出发,说明千里马被埋没是不可避免的。然后笔锋一转,“千里马常有,而伯乐不常有”,从反面展开议论。流露出作者愤世嫉俗之意与怀才不遇的感慨。接着又描绘了千...

杂说四·马说层次划分

作者:佚名   全文分三段   第一段,从千里马对伯乐的依赖关系出发,说明千里马才能的被埋没是不可避免的。文章一开篇就奇峰突起,用“世有伯乐,然后有千里马”点出论证的前提。这句话还包含着一个反题,即“无伯乐,则无千里马”,实际上指明了千里马对伯乐的依赖关系。但这里的“伯乐”是一个普遍概念,指的是特别善于相马的人。因此下面接着就提出“千里马常有,而伯乐不常有”这一论断,突出了这“常有”和“不常有”...

杂说四·马说常考题型

作者:佚名   1 本文的中心论点(表明千里马和伯乐关系)是:世有伯乐,然后有千里马。(领起全文作用)   2 千里马的悲惨遭遇是:祗辱于奴隶人之手,骈死于槽枥之间,不以千里称也。   3 千里马被埋没的根本原因: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。   4 千里马被埋没的直接原因(不能日行千里的原因)食不饱,力不足,才美不外见,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。   5 食马者“不知马”的具体表现(对千里马的不公正的待遇)是:策之不...

杂说四·马说文体介绍

作者:佚名   “说”,是古代用以记叙、议论或说明等方式来阐述事理的文体。可以发表议论,也可以记事,属议论文,大多是陈述作者对某个问题的见解,有点像现代杂文的风格,学习时要注意体会。   “说”的语言通常简洁明了,寓意深刻;写法较灵活,跟现代的杂文大体相似,通常采以小见大的办法,借讲寓言故事、状写事物等来说明事理,这就是我们所说的“托物寓意”。...

杂说四·马说写作背景

作者:佚名   《马说》大约作于贞元十一年至十六年之间。其时,韩愈初登仕途,很不得志。曾经三次上书宰相求擢用,但结果是“待命”40余日,而“志不得通”,“足三及门,而阍人辞焉。”尽管如此,他仍然声明自己“有忧天下之心”,不会遁迹山林。后相继依附于宣武节度使董晋、武宁节度使张建封幕下。 很可惜有“忧天下之心”的他,终未被采纳。后来又相继依附于一些节度使幕下,郁郁不得志,再加上当时奸佞当权,政治黑暗,有...

杂说四·马说整体感知

作者:佚名   一、整体感知   “大凡物不得其平则鸣”(韩愈《送孟东野序》)。韩愈散文中,抒发不平之鸣的篇章不少,《马说》便是其中之一。“说”是古代一种议论文体,用以陈述作者对某些问题的看法。虽是议论文体,却讲究文采。《马说》通篇用的就是托物寓意的写法,以千里马不遇伯乐,比喻贤才难遇明主。作者希望统治者能识别人才,重用人才,使他们能充分发挥才能。全文寄托作者的愤懑不平和穷困潦倒之感,并对统治者...

杂说四·马说教学建议

作者:佚名   本文篇幅短而可读性强,文字也不算艰深。根据以往的教学实践,学生不仅爱读,而且易于成诵,关键是教师要仔细而认真地指导学生诵读。可以让学生反复朗读,当堂成诵。内容也要讲讲,但不宜过深,要认真考虑学生在现阶段的生活阅历和接受能力,以粗知大意为标准。教师讲述应当简而明,不旁征博引,以免剥夺学生诵读的时间。从长远观点看,能够熟练地背诵这篇短文,才能使学生真正受益。   1.领读,即由教师(或...

杂说四·马说常见问题

作者:佚名   1、是不是世上先有伯乐,然后才有千里马呢?   从我们自身来看,是,因为我们是先认识了伯乐,再经伯乐认识了千里马,作者想表达的是一种认识的先后顺序,强调伯乐对千里马的重要性;而从逻辑上来看,应是先有千里马然后才有了伯乐。   2、第一段表达了作者什么观点?   世有伯乐,然后有千里马。   3、没有伯乐,千里马命运如何呢?   祇辱于奴隶人之手,骈死于槽枥之间,不以千里称也。   4、第一...

作者介绍

韩愈
韩愈 韩愈(768~824)字退之,唐代文学家、哲学家、思想家,河阳(今河南省焦作孟州市)人,汉族。祖籍河北昌黎,世称韩昌黎。晚年任吏部侍郎,又称韩吏部。谥号“文”,又称韩文公。他与柳宗元同为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,主张学习先秦两汉的散文语言,破骈为散,扩大文言文的表达功能。宋代苏轼称他“文起八代之衰”,明人推他为唐宋八大家之首,与柳宗元并称“韩柳”,有“文章巨公”和“百代文宗”之名,作品都收在《昌黎先生集》里。韩愈在思想上是中国“道统”观念的确立者,是尊儒反佛的里程碑式人物。.▶

韩愈诗词名言

  • 相和歌辞。猛虎行

    猛虎虽云恶,亦各有匹侪。群行深谷间,百兽望风低。 身食黄熊父,子食赤豹麛。择肉于熊罴,肯视兔与狸。 正昼当谷眠,眼有百步威。自矜无当对,气性纵以乖。 朝怒杀其子,暮还飧其妃。匹侪四散走,猛虎还孤栖。 狐鸣门四旁,乌鹊从噪之。出逐猴入居,虎不知所归。 谁云猛虎恶,中路正悲啼

  • 琴曲歌辞。拘幽操

    目掩掩兮其凝其盲,耳肃肃兮听不闻声。 朝不日出兮夜不见月与星,有知无知兮为死为生。 呜呼!臣罪当诛兮天王圣明。

  • 琴曲歌辞。越裳操

    雨之施,物以孳。我何意于彼为?自周之先,其艰其勤。 以有疆宇,私我后人。我祖在上,四方在下。 厥临孔威,敢戏以侮。孰荒于门,孰治于田。四海既均, 越裳是臣。

  • 琴曲歌辞。岐山操

    我家于豳,自我先公。伊我承绪,敢有不同。 今狄之人,将土我疆。民为我战,谁使死伤。 彼岐有岨,我往独处。人莫余追,无思我悲。

  • 琴曲歌辞。履霜操

    父兮儿寒,母兮儿饥。儿罪当笞,逐儿何为。 儿在中野,以宿以处。四无人声,谁与儿语。 儿寒何衣,儿饥何食。儿行于野,履霜以足。 母生众儿,有母怜之。独无母怜,儿宁不悲。

猜您喜欢的分类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