好文诗网_古诗文大全鉴赏

柳氏二外甥求笔迹

(3人评价) 5

朝代:宋朝

作者:苏轼

 

退笔成山未足珍,读书万卷始通神。 君家自有元和脚,莫厌家鸡更问人。
tuì bǐ chéng shān wèi zú zhēn ,dú shū wàn juàn shǐ tōng shén
退笔成山未足珍,读书万卷始通神  
仄仄平平仄仄平 仄平仄通仄平平 ◆神【上平十一真】

jūn jiā zì yǒu yuán hé jiǎo ,mò yàn jiā jī gèng wèn rén 
君家自有元和脚,莫厌家鸡更问人
平平仄仄平通仄 仄仄平平通仄平 ◆人【上平十一真】

yī zhǐ háng shū liǎng jué shī ,suí liáng xū bìn yǐ rú sī 
一纸行书两绝诗,遂良须鬓已如丝
仄仄通平仄仄平 仄平平仄仄通平 ◆丝【上平四支】

hé dāng huǒ jí chuán jiā fǎ ,yù jiàn chéng xuán bǐ jiàn shí
何当火急传家法,欲见诚悬笔谏时
平通仄仄通平仄 仄仄平平仄仄平 ◆时【上平四支】

翻译:

练书法的人,要多多读书,书读通了,字才有神韵;而一味地写字,即使练得用坏的笔堆成山,也未必能写出好东西。

书法不是一朝一夕可成之术。纸上寥寥数行,似乎一挥即就,实质上若不是日日苦思苦练,直到两鬓苍苍之时,是不能够达到书写得心应手的境界的。所以不必“火急传家法。”


柳氏二外甥:长名柳闳,次名柳辟。苏轼妹婿柳仲远之子,书法家柳瑾之孙。

    退笔如山:用南朝书法家智永退笔成冢的故事。唐李绰《尚书故实》:“右军孙(王羲之七世孙)智永自临《千字文》八百本,散与人间,江南诸寺各留一本。永公住吴兴永欣寺,积年学习,后有秃笔头十瓮,每瓮皆数石。人来觅书,并请题额者如市,所居户限为之穿穴,乃用铁叶裹之,人谓为‘铁门限’。后取笔瘗之,号为‘退笔冢’,自制铭志。”苏轼这两句认为,书法艺术不能仅靠一种秃笔堆成山的苦练,高品位的书法更需要高度的文化素养。读万卷书,学养深厚,学问与艺术间相互渗透,才能妙悟通神,才能够手眼不凡,新意迭出。这两句诗含意深刻,耐人体味。

 读书万卷:杜甫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》:“读书破万卷,下笔如有神。”
一纸行书两绝诗,遂良须鬓已如丝。 何当火急传家法,欲见诚悬笔谏时。
  元和脚:脚,指笔形中的捺,俗称捺脚,代指书法。“元和脚”者,柳公权书法自成一家,流行元和间,故云。宋苏轼《柳氏二外甥求笔迹》诗之一:“君家自有元和脚,莫厌家鸡更问人。”唐刘禹锡《酬柳柳州家鸡之赠》诗:“柳家新样元和脚,且尽姜芽敛手徒。”这是刘禹锡戏称柳宗元的书法。陈寅恪1927年《寄傅斯年》有句曰:“正始遗音真绝响,元和新脚未成军”。以“正始遗音”喻旧学,而以“元和新脚”喻当时流行的新学。

  家鸡:喻指家传之学、家传之艺。语出《南史·王僧虔传》,中云:“庾征西翼书,少时与右军齐名。右军后进,庾犹不分,在荆州与都下人书云:“小儿辈贱家鸡,皆学逸少书。”

  《淳化阁帖·历代名臣法帖第四·中书令褚遂良书》:“即日,遂良须鬓尽白,兼复近岁之间,婴兹草甚,燕雀之志,触绪生悲。”这句意谓专精书法一艺,即可使人须鬓皆白,耗尽一生心血。

  诚悬:唐代书法家柳公权,字诚悬。《旧唐书·柳公权传》:“穆宗证僻,尝问柳公权笔何尽善,对曰:‘用笔在心,心正则笔正’,上改容,知其笔谏也。”这里说的是学习书法应当德艺双修。

《柳氏二外甥求笔迹》的由来

这首诗的由来是这样的,有一天东坡姓柳的二外甥来到东坡家中向东坡先生求字,以便临摹练字之用。东坡先生当即题诗一首,劝其还是先学好柳体为要。且看全诗,前两句容易理解,无非是告诉他要多练,多读书。可是这“君家自有元和脚,莫厌家鸡更问人”又是什么意思呢?因为这两句中用上了两个典故,不知道这两个典故的意思就理解不了这两句诗。

  这是苏轼论书法的著名诗句。前两句他认为书法艺术仅靠秃笔堆成山的苦练是练不成的,高品位的书法更需要高度的文化素养来支撑;读万卷书是提高素养的一种途经,读万卷书才能学养深厚,才能使学问与艺术间相互渗透,才能妙悟通神,才能够手眼不凡,新意迭出。后两句诗说的是有家学渊源的应当先继承好家学,然后再触类旁通,博采众长,求得新的发展。总之,这信手拈来的四句诗却是含意深刻,耐人体味 ,百读不厌,常读常新。

本文图片皆有版权,未经允许,禁止转载,文章链接:
http://www.haoshiwen.org/view.php?id=76759


精彩推荐

苏轼的古诗大全

柳氏二外甥求笔迹翻译赏析

作者:佚名 苏轼是宋代最伟大的文人,他在散文、诗、词各方面都有极高的成就。他开创了词的“豪放”一派,他的风格上的大特色是比喻的丰富、新鲜和贴切。他善于在诗中铺排成语、典故,所以批评家说他“用事博”,而喜好他的人则说他是无论什么典章故事,街谈巷语都能信手拈来,点瓦成金。      苏东坡随手拈来的用典比比皆是,而且用得都是那么的自然。本文要说的《柳氏二外甥求笔迹》(其一)就是很好的例证。原诗有两首,这是其...

相关赏析

写赏析 写赏析

柳氏二外甥求笔迹赏析

作者:佚名 这是苏轼为其外甥所作的一首赠言诗。“柳氏二外甥求笔迹”长名柳闳,次名柳辟,是苏轼妹婿柳仲远之子,书法家柳瑾之孙。柳氏兄弟“才翻甚美有意于学”(黄庭坚《诗序》),向舅父苏轼讨求笔迹,苏轼因作绝句二首相赠。这是其中的第一首。在这首诗里,作者以亲切的笔调、生动的形象向二甥说明了博学的意义和途径,揭示了学习的一般规律,具有哲理意味。   起首两句,“退笔如山未足珍,读书万卷始通神”着重说明勤学博学...

作者介绍

苏轼
苏轼 苏轼(1037-1101),北宋文学家、书画家、美食家。字子瞻,号东坡居士。汉族,四川人,葬于颍昌(今河南省平顶山市郏县)。一生仕途坎坷,学识渊博,天资极高,诗文书画皆精。其文汪洋恣肆,明白畅达,与欧阳修并称欧苏,为“唐宋八大家”之一;诗清新豪健,善用夸张、比喻,艺术表现独具风格,与黄庭坚并称苏黄;词开豪放一派,对后世有巨大影响,与辛弃疾并称苏辛;书法擅长行书、楷书,能自创新意,用笔丰腴跌宕,有天真烂漫之趣,与黄庭坚、米芾、蔡襄并称宋四家;画学文同,论画主张神似,提倡“士人画”。著有《苏东坡全集》和《东坡乐府》等。.▶

苏轼诗词名言

  • 前赤壁赋

      壬戌之秋,七月既望,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。清风徐来,水波不兴。举酒属客, 诵明月之诗,歌窈窕之章。少焉,月出于东山之上,徘徊于斗牛之间。白露横江,水光接 天。纵一苇之所如,凌万顷之茫然。浩浩乎如冯虚御风,而不知其所止;飘飘乎如遗世独 立,羽化而登仙。   于是饮酒乐

  • 后赤壁赋

      是岁十月之望,步自雪堂,将归于临皋。二客从予过黄泥之坂。霜露既降,木叶尽脱, 人影在地,仰见明月,顾而乐之,行歌相答。已而叹曰:“有客无酒,有酒无肴,月白风 清,如此良夜何!”客曰:“今者薄暮,举网得鱼,巨口细鳞,状如松江之鲈。顾安所得酒 乎?”归而谋诸妇。妇曰:“我有

  • 水龙吟

    万里,不可到。天台有司马子微,身居赤域,名在绛阙,可往从之。”自然乃还,受道于子微,白日仙去。子微著《坐忘论》七篇,《枢》一篇,年百余。将终,谓弟子曰:“吾居玉霄峰,东望蓬莱,尝有真灵降焉。今为东海青童君所召。”乃蝉脱而去。其后,李太白作《大鹏赋》云:“尝见子微于江陵,

  • 水龙吟(赠赵晦之吹笛侍儿)

    楚山修竹如云,异材秀出千林表。龙须半翦,凤膺微涨,玉肌匀绕。木落淮南,雨睛云梦,月明风袅。自中郎不见,桓伊去后,知孤负、秋多少。 闻道岭南太守,后堂深、绿珠娇小。绮窗学弄,梁州初遍,霓裳未了。嚼徵含宫,泛商流羽,一声云杪。为使君洗尽,蛮风瘴雨,作霜天晓。

  • 水龙吟·次韵章质夫杨花词

    似花还似非花,也无人惜从教坠。抛家傍路,思量却是,无情有思。萦损柔肠,困酣娇眼,欲开还闭。梦随风万里,寻郎去处,又还被莺呼起。不恨此花飞尽,恨西园,落红难缀。晓来雨过,遗踪何在?一池萍碎。春色三分,二分尘土,一分流水。细看来,不是杨花,点点是离人泪。

猜您喜欢的分类: